巨匠:独具匠心,十年铸就建筑业巨子

2011-09-27

    【引文】

    荀子在其流芳千古的《劝学》中吟诵道: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00年,2009年,首尾相接,巨匠人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历程。如果说是2000年是巨匠人的一个“新起点”,那这十年的历程便是巨匠人日日夜夜“积跬步、积小流”的探索之路。

    十年之后,“巨匠”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名声已经“至千里”,成就已经“成江海”,而这一切,正是每一个巨匠人坚持“学不可以已”的结果。

    十年间,巨匠人这样走过:

    施工产值从2001年的1亿元,到2006年突破6亿元,2009年超过25亿元;实现利税从2000年的近300万元,到2009年突破1亿元;自有资本从2000年资不抵债的1400万元,到2009年底超过1.8亿元。

    十年间,巨匠人这样走过:

    从省内的杭州、永康到湖州的长兴、南浔,然后北上江苏吴江、江都与安徽合肥、绩溪,西进江西九江与广西百色等,这一路的轨迹,每一步都镌刻着“巨匠”坚实的“质量脚印”。

    十年间,巨匠人这样走过:

    “钱江杯”优质工程6项,“南湖杯”优质工程20多项,“凤鸣杯”优质工程30余项。2007年问鼎中国建筑业最高质量奖“鲁班奖”,实现了嘉兴本地企业“鲁班奖”零的突破。

    如今,历史的指针正滑向2010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巨匠人正谋划着新一轮的发展蓝图:力争到2015年产值突破80亿元!

聚沙成塔、积弱为强。在每一个巨匠人心中,都有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吕耀能的五篇“巨匠发展兵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未来,我们巨匠人始终埋头做好这五篇文章,为中国的建筑业书写更加美好的蓝图。”翻开历史,吕耀能感到很欣慰;面对未来,吕耀能充满了自信。

这也难怪,他没有理由不欣慰,没有理由不自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巨匠人将继续一路执著前行,眼光向前,脚步向外,环抱着成就一个伟大企业的梦想:把“巨匠”打造成“浙北领先、全省有位、文明和谐”的新型企业集团!

 

一、【企业发展篇】

    《史记•陈涉世家》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让后人铭记于心: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有一种鸟,天生心向蓝天,志存高远,人们称它为鸿鹄,不顾燕雀的嘲讽,始终怀着鸿鹄之志;有一种生活状态,天生追求上进,从不固步自封,不为自己取得的小成绩而沾沾自喜,世人称之为“在路上”,不顾身后的鲜花野草,永远拥有新的梦想和追求。

    “巨匠”,天生就怀着鸿鹄之志,立志永远“在路上”。

    翻开“巨匠”公司大事记,一个个历史节点,一项项建筑荣誉都铭刻在上面。数字,见证着“巨匠”的沧桑巨变;荣誉,记录着巨匠人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喜悦。每一次勇立潮头的突破,每一次敢为人先的改革,都凝聚着巨匠人的勇气与智慧。

    时间拨回到1963年,巨匠的前身桐乡骑塘建筑社在这一年正式成立。怀着对新中国的火热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建设中去。老一辈巨匠人几十年如一日,在物资匮乏,设施简陋的年代,凭着灵巧的双手和苦干的精神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了一生。直至改革开放,全国各地建设事业火热开展,骑塘建筑工程公司也组建成立乡办集体企业浙江嘉兴巨匠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在1997年晋升为国家贰级资质。

    时值1997年,浙江嘉兴巨匠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是内外交困,人心涣散,企业运转十分困难。而在此时,时任骑塘乡党委委员、资产实业总公司总经理、浙江嘉兴巨匠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吕耀能作出了一个让旁人难以理解的举动:辞去公职,只保留巨匠公司总经理一职。

    吕耀能这个破釜沉舟之举,给自己断了后路,但也把巨匠公司带出了困境。到2001年初,吕耀能带领公司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进行了企业改制,浙江嘉兴巨匠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转制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名称变更为“嘉兴市巨匠建设有限公司”。经过改制,建立健全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了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企业活力迅速增强,生产经营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巨匠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等国家认证。

    仅用七年的时间就发展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企业, 年产值从1亿元跃升到超过16亿元,净资产达到1亿元,并依靠一贯坚持的精品理念,凭借中国玻纤技术中心211工程荣获2007年度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嘉奖——鲁班奖,成为嘉兴首家在全国获得此奖项的建筑企业。

就在2008年的11月,“巨匠”又顺利组建集团公司,下辖市政、房产、设备、物业、投资、劳务等子公司。

    这些时间节点镌刻了巨匠的成长轨迹,也见证了巨匠的精彩蝶变。如今的“巨匠”已发展成为建筑企业的领航者,截至目前,公司共创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钱江杯”、“南湖杯”、“凤鸣杯”和各级“文明标化工地”180多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浙江省先进建筑业企业”、“浙江省用户满意企业”、“AAA”级资信企业、“嘉兴市文明单位”等荣誉。

 

二、【市场转型篇】

    《易经》中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如果说“穷则变”是一种智慧,那“巨匠”的转型升级则是一种胸怀。

    岁月如歌,巨匠人走过了艰苦创业的光辉岁月。在巨匠人的骨子里,有一种一往无前、敢为人先的“精神基因”,这种“精神基因”一直融化在每一个巨匠人的骨子里,无影无踪,但又如影相随。

    巨匠人不会忘记,“巨匠”当初也经历过濒临倒闭的困局,此后经过不断的奋斗,才从困局中逐渐成长,学会独立行走乃至快速奔跑。数字这样显示:施工产值从2001年的1亿元,到2009年超过25亿元;实现利税从2000年的近300万元,到2009年突破1亿元;自有资本从2000年资不抵债1400万元,到2009年超过1.8亿元。

     “随着企业资质的提高和资本实力的增强,‘巨匠’在立足本地市场的同时,选择了‘走出去’的全新发展路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吕耀能一语道破企业转型的精髓。

    “走出去”是“巨匠”精彩转型升级的具体体现。公司将市场分为三大类型,即基本市场、拓展市场和机遇市场,并定下立足基本市场、发展拓展市场、把握机遇市场,有效拓展市场占有份额的发展战略。

    从桐乡本地市场为主转向桐乡市外市场为主,区域的扩张变化,有赖于公司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至今,“巨匠”的市场覆盖了广西、安徽、四川、江苏、河南及省内各地,市外合同业务达67%。在安徽合肥,“巨匠”签下了总面积20万平方米、总造价3亿元、120米高的当地超高层标志性建筑——合肥徽商大厦;在广西百色,“巨匠”签下了42万平方米建筑施工面积、总造价4.5亿元的大型住宅区工程;通过外地市场的拓展,不仅打开了市场的空间,扩大了总量,更重要的是挑战新高,磨炼了自身,并为下一步的工程总承包的拓展打下基础。

    “巨匠”今年承接的项目以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为主,突出规模、重点、效益工程,做大单体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其中千万元以上工程占承接业务合同总量81.12%,超3亿的工程有4个,如合肥的徽商大厦、湖州织里童装市场工程,也是公司有史以来承接单体量最大的工程。超亿元的工程共有7个,同时工程项目从原来单一的土建工程逐步向总承包项目迈进,实现了经营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市场转变,成长为嘉兴建筑行业的“航母级”企业。

    同时,“巨匠”的产业链得到了延伸,在做大企业的同时做精产业。除了建筑业,如今的“巨匠”已经发展成施工、房产、投资等产业板块的多元经营实体,不但经济总量有了明显的增长,运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在公司金色年华楼盘取得了傲人销售业绩的同时,“巨匠”相继拍得地处商业繁华街区、区位优势凸显的宏望大厦地块和另一房产项目振东金色家园地块,规划用于商住综合开发,开发联排、别墅和高层楼盘,使“巨匠”的房产开发实现了从中低档到高档住宅的过渡;钢结构通讯塔杆业务遍及长江南北,其他专业规模初露端倪。

 

三、【管理创新篇】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世界上许多成功并长寿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视战略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这是企业做大做强并持续发展的秘诀。”作为建筑新锐的“巨匠”掌门人,吕耀能向记者道出了企业稳步发展答案。

    “巨匠”的决策者深知,从传统型企业向现代型企业的转换,就必须依靠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增强市场意识和忧患意识,推进规范化、集约化和精细化管理,尽快实现企业与市场的全方位、各层面的对接。

    在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迈进的同时,“巨匠”将创新这一主题贯穿在企业管理中。首先是引进资深咨询管理公司,在战略规划、组织管控、绩效薪酬、股权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其次是强化生产管理,加大工程进度、安全、质量服务与监管力度,今年上半年,公司将质量、安全、技术合并成一个部门,为三要素统抓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本着“一切为施工一线服务”的宗旨,设备部加大了大型设备周转和服务力度,实行大型设备交叉巡查和专人驻扎实施全方位跟踪的办法,上半年完成大型设备利用率达到80.9%,周转材料利用率83.7%。

    在经营管理方面,“巨匠”不断畅通服务环节,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把经营和预结算合并为一个部门,为从工程招标到工程结算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不断强化工程项目信息源采集和沟通,完善工程标书审核和把关,合理报价,并进一步做好工程合同签订的前期沟通,完善工程合同规范性、严密性,强化法务工作。

    创新同样融入“巨匠”承建的一系列标志性建筑中,中国玻纤技术中心施工中采用多项新技术,使大楼在达到美观效果的同时,也达到了节能要求;“巨匠”承建的乌镇浙直分署工程还获得“钱江杯”优质工程奖,这也是嘉兴建设施工企业获得的第一个古建筑方面的“钱江杯”;桐乡市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综合楼工程,作为公司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工程,成功应用了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等建筑业10项新技术,使工程在使用功能、质量、进度、效益和环保等方面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举荣膺“钱江杯”优质工程。在“巨匠”的荣誉殿堂里,一尊尊奖杯无不证明“巨匠”在管理上寻求创新与突破。目前“巨匠”在高层建筑、古建筑和别墅、排屋施工方面也已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朱福泉说,企业的竞争力不能一劳永逸,更不可能一成不变,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多年来,巨匠人一直坚持这样一个理念:不断创新。

 

四、【素质提升篇】

    诗人王之涣在其代表作《登鹳雀楼》中,给世人指明了一个前进的方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想要看得更远,必须要提高自己,高瞻方能远瞩,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巨匠要发展,也必须提升自身素质,泥古不化、固步自封必然会被甩在历史的后面。

    进退之间,彰显着“巨匠”的智慧与胸怀,也折射出巨匠人的英雄本色。在巨匠人看来,挑战本身就是机遇。于是,压力也就成了动力。

    吕耀能告诉记者,“巨匠”在坚持管理创新的同时,也不断对企业素质进行提升,为了营造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巨匠”实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坚持“财散人聚”的理念。从2001年开始转制至2008年,公司专门拿出300多万元回报员工。更重要的是,在“巨匠”,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机遇,不看资历,不看关系,只看能力。

    在“巨匠”,无论是谁,只要进公司满见习期,就有继续深造的机会,拿到文凭后费用由公司报销。为员工搭建学历教育、后续教育和其他各类专业培训的平台,已成为“巨匠”的一项制度。六年来坚持集中学习,每周三晚上,公司请相关专家学者讲课,或观看录像等多种方式为员工培训;公司所有中层干部全部参加复旦大学的MBA课程学习,近几年公司用于各类培训等费用就达500万元。

    “巨匠”始终坚持把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作为服务大局的第一信号,无论任务多重、体量多大、工期多紧、要求多高,巨匠人都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科学态度攻克制高点。巨匠人不能忘记,2005年10月,巨石集团召开玻纤行业年会时,当初的中国玻纤技术中心施工至5楼;2006年8月,相关专家到工地指导工作时说要在10月初启用不太现实,起码还要半年时间才能完工。 事实上,“巨匠”硬是在创“鲁班奖”的同时,创下了“巨匠速度”,在当年巨石集团的玻纤年会前完成了3万多平方米的玻纤技术中心主体工程及周围环境建设,使玻纤年会在新大楼召开这一看似天方夜谭的诺言变成了现实,与会中外专家连呼:“奇迹!”

    目前,“巨匠”正在施工的总高168米,规模8万平方米的桐乡振石(五星级)大酒店工程,正以每层4天的工期向上攀升,并力争拿下第二个“鲁班奖”;单体工程规模21万平方米的湖州织里童装市场总承包工程,将以10个月工期交付业主,并承诺获得湖州市“飞英杯”,争创“钱江杯”工程。

    面对量多、面广的业务特点,“巨匠”领导层深知,现有力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也意识到科技创新能力相对滞后。为了适应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综合竞争力,消除制约发展瓶颈,“巨匠”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通过“产学研”等手段建立企业与外部进行技术沟通的桥梁,将先进、科学的技术成果合理转化为企业内部的技术能力,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

    据介绍,该中心分别建立了内、外技术委员会,内有专家组织,外有专家咨询,主要任务是公司内部管理、技术问题的最终认定,包括公司QC活动、企业标准、企业工法、技术创新、新材料、新工艺研发与运用推广的审定、论文的评定、技术人员的评定与考核等工作。

    “巨匠”注重对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探讨,规范了企业标准的管理,完成了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理顺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的关系。来自企业技术中心的资料显示,该中心的《全自动钢筋捆扎机》项目列为2009年度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等三个项目入选2009年度桐乡市科技计划项目。

    今年,该中心通过两项省级工法和一部省级QC项目,成功申报了四项专利(PVC塑料包角线条实用新型专利、PVC塑料包角线条外观设计专利、一种建筑用抗裂腻子及其施工方法发明、钢筋捆扎机),特别是钢筋捆扎机,在企业技术中心和嘉程公司的努力下,不但在国际上获得了客户的好评,而且获得了国家建设部的“国际先进”成果评定。

此外,一系列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已经建立,仅2009年就已通过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审、备案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达九项之多。

 

五、【文化创建篇】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人虞世南的这两句咏蝉诗,托物寓意,蕴含着做人的道理,而一个企业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最头痛的就是留不住真正有才华的人。而“巨匠”公司不仅能吸引人才,而且能留得住人才。在“巨匠”,日益强劲的企业文化软实力,增强着巨匠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正成为“巨匠”发展的一种新优势,强力助推着“巨匠”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2003年,“巨匠”提出了创建“三心”企业文化,用“忠心、信心和责任心”来凝聚力量、激发活力、鼓舞斗志,树立企业形象,这是“巨匠”企业经营中的一大特色,也已熔铸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多年的实践,企业的经营理念、员工的行为准则,都能符合对企业对社会具有忠心,对问题对困难充满信心,对人对事有责任心的“三心”文化要求。使“客户放心的合作伙伴,员工安心的第二家园,社会认同的一流企业”的愿景和“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理念,在员工的心中形成共识。

    “我们始终坚持以提升队伍素质为抓手,提高全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企业文明程度,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吕耀能告诉记者,公司将一如既往,深入推进企业“三心”文化建设,开展“比学赶超”、“为企业争光、为党旗添彩”、“降本增效”、“技能比武”、“知识竞赛”等活动,努力打造奋发向上、和谐共进的战斗集体。

    吕耀能说,“巨匠”始终秉承“高质建华厦、诚实树巨匠”的企业宗旨,贯彻“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将“三心文化”深植人心,号召全体员工用最优质的服务回报客户、回报社会,将最优质的产品奉献社会、美化社会。用“三心”来推动各项管理,永远做最有忠心、最富信心、最具责任心的巨匠人。

    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公司上下踊跃捐款,并积极参加青川临时安置活动板房的建设,从样板房的搭设、车间加工,到现场施工、安装,在浙江省和嘉兴市两级援建过渡安置房现场指挥部的正确领导和桐乡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援建干部员工急灾区人民所急,吃住帐篷,克服重重困难、昼夜奋战,在短短20天时间内完成535套临时安置活动板房施工任务,共计12327平方米,得到当地政府的好评,并获“浙江省建设厅援建四川广元过渡安置房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巨匠”谋划着新一轮的发展蓝图:在2009年产值超过25亿元的基础上,力争到2015年施工产值突破80亿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巨匠”确定了更高的目标,他们怀着高昂的斗志、扎实的工作,努力实施品牌、人才、走出去三大战略,为打造“浙北领先、全省有位、文明和谐”的新型企业集团而努力。

 

来源:嘉兴日报  记着:丁辉